1938年,哈佛大学启动了一项跨越85年的「哈佛成人研究」,追踪724人的生命轨迹后发现:决定人类幸福感的终极因素,不是财富或成就,而是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而今天,微信的「元宝」、抖音的「豆包」正以AI人格化形态潜入我们的对话框。当算法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带着人设、记忆甚至情绪的「数字分身」,一个本质的问题浮出水面:当AI开始模仿人类社交,真实的人际关系会进化,还是被替代?
5月24日,我们将开启一场「心理学×科技」的跨界实验。这不是一场传统讲座,而是一次沉浸式社交实验。
一、你将亲身体验
TURE TIME
破冰联结
• 通过心理学引导建立安全场域,消除社交焦虑
• 用非语言互动快速激活群体能量
TURE TIME
心灵探索
• 绘制你的「社交关系可视化图谱」
• 定位AI在你社交中的角色
TURE TIME
社交困境剧场
• 还原高频社交困境
• 同一场景双重演绎
AI版:算法生成的"高情商话术"
真人版:即兴发挥的真实互动
感受温度差,重新思考"完美"与"真实"的价值
TURE TIME
智慧碰撞
• 探讨“为什么AI可辅助社交,但深度联结仍需真人共情”、“为什么人类需要不完美共鸣”
TURE TIME
未来对话
• 写下你对未来人际关系的预言
二、你将收获
一张你的"真实社交关系图谱"
破解常见社交困境的方法
辨别AI社交的便利与局限
体验深度人际联结带来的能量流动
三、特邀观察员
🔹 贾 娜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咨询方向)
高校心理教师
咸鱼心理 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
🔹张 瑾
博士,西南交通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挪威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丹麦技术大学土木与机械工程系,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模型安全评测等方向的研究。
四、报名须知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24日 14:00-16:00
活动地点:成都柴火创客空间(青羊区狮马路92号)
适合人群:
1、社交困惑型
2、科技依赖型
3、职场社交疲惫型
4、自我探索型